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西北地区7~9月上旬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魏锋, 王劲松
J4    2010, 28 (4): 396-400.  
摘要1179)      PDF(pc) (880KB)(1855)    收藏

利用西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00年)的7~9月上旬逐旬降水量和北太平洋海温资料,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分析了同期及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对中国西北地区7~9月上旬降水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地区7~9月上旬降水场的分布与同期、前期冬季、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分布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作为预测中国西北地区7~9月上旬降水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祁连山近45 a 5 ~ 9 月日降水气候特征
魏锋, 王劲松 , 李宝梓 , 杨金虎 , 张小明
J4    2010, 28 (3): 285-290.  
摘要2441)      PDF(pc) (1155KB)(1808)    收藏

:应用祁连山地区17 个测站1960 ~ 2004 年5 ~ 9 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5 ~ 9 月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对应的降水量,进而得到各站小雨和中雨以上日降水雨强,用区域平均值来代表祁连山地区整体的不同降水量级雨日数和雨强,用线性趋势系数及5 阶主值函数分析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和雨强的变化趋势。用墨西哥帽状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其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祁连山地区5 ~ 9月降水量与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量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显多于东侧,祁连山东段多于西段,等值线呈北—东南走向。近45a,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呈下降趋势,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则呈上升趋势,而小雨雨强与中雨以上降水的雨强均呈增强态势,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与雨强的共同作用使得5 ~ 9 月降水量与总雨日数呈相反变化趋势,即5 ~ 9 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总雨日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小波分析发现,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有5 a 左右的变化周期,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周期变化较小雨日数周期变化明显复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祁连山近45 a年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
张小明, 魏锋, 陆燕
J4    2006, 24 (3): 35-41.  
摘要1403)      PDF(pc) (744KB)(2075)    收藏

利用祁连山地区17个测站1960 ~2004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年降水量,对年总降水量标准化后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研究其异常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年降水与不同量级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显多于东侧,祁连山东段多于西段,等值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年降水异常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整体一致的变化特点,其次表现为东西相反的变化趋势。旋转载荷向量场(RLV)反映出4个异常型,即祁连山西段北坡区、祁连山东段区、祁连山中西段南坡区,祁连山中段北坡区。近45 a,祁连山西段北坡区年代际变化幅度明显,其他各区年代际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小波分析发现,各区年降水周期变化并不一致,体现出祁连山地区年总降水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西北地区雨季降水与500 hPa高度场的SVD分析
魏锋, 丁裕国, 杨金虎, 王若升
J4    2005, 23 (4): 17-23.  
摘要1561)      PDF(pc) (647KB)(1820)    收藏

利用西北地区 131个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旬降水量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60~2000年)逐月北半球500 hPa 5 x 10高度场网格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平均雨季起讫时段,并用SVD方法分析雨季降水与500 hPa高度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多雨期在5一9月,但雨季起讫时
间的分布较为复杂,7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代表主卞要降水区的雨季。西北地区雨季降水除与同期500hPa环流有关外,还与前期3 -5月、12 -2月的500 hPa环流有关,但不同时期的影响关键区有很大的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2003年7月22日漳县大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魏锋, 杨金虎, 高鹏, 肖万有, 郭俊文
J4    2004, 22 (2): 28-31.  
摘要1085)      PDF(pc) (234KB)(1941)    收藏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入手,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2003年7月22日下午16时20分至19时10分发生于漳县县城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探讨漳县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副高西伸北抬,北方冷空气南下及高原低槽切变东移是这次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分析这种环流形势的物理量场三维结构特征,发现物理量场对暴雨的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